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雷峰塔天宫阿育王塔开始手术(图)

浏览量:1770发布时间:2008-10-15字体:

雷峰塔天宫出土的五代吴越国纯银阿育王塔

                                     (塔基 塔身 塔身四角耸立的四根蕉叶状山花和 五重相轮塔刹)

五重相轮塔刹

内含舍利的葫芦状金瓶

1000多年以前,一位信奉佛教的国君造了一座塔,它就是后来因为民间传说《白蛇传》,和鲁迅先生的两篇文章而家喻户晓的雷峰塔。

1000多年以后的今天,雷峰塔又向世人揭开了一个它埋藏了千年的秘密。20002—20017月,雷峰塔地宫被考古队员打开,并先后于两处发掘出两座纯银阿育王塔。地宫出土的阿育王塔,塔身完整无缺,历经千年已然熠熠闪光,宛如新造。而天宫出土的阿育王塔,因雷峰塔倒塌,出土时已挤压变形,所幸,经考古人员拆卸后发现该塔没有任何缺失。这两件文物的出土印证了一个关于佛祖释迦牟尼的古老传说的同时,也昭示着当时经济的繁荣与积极的对外交流状况。

 为更好地保护这件天宫出土的阿育王塔,确保器物在修复过程中保持其原状和历史信息的准确性及科学性,省博物馆邀请顶尖专家对受损的塔身进行了会诊,并制定了详细的修复方案。目前,修复工作已经在浙江文保基地正式展开。

 吴越国末代皇帝钱俶,信奉佛教,效仿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造塔典故,制成金属小塔八万四千座,统称阿育王塔作为藏佛经或舍利之用。这些用铜、铁铸造的小塔因外表涂金,所以也俗称金涂塔

 在目前已发现的实物中,宝塔以铜塔为多,铁塔略少,塔内均有铭刻,惟有雷峰塔地宫出土的内奉佛螺髻发的银鎏金阿育王塔以及天宫出土的内置金舍利瓶的银阿育王塔,是两座仅见的银塔,因功德主为吴越国王钱俶,故塔内没有留下任何刻记。

 雷峰塔是钱俶为奉安佛螺髻发而建,所谓佛螺髻发,属于发舍利,也就是佛祖释迦牟尼火化后留下的佛发固体物。天宫、地宫出土的两座银制阿育王塔是钱俶专为雷峰塔特制,模拟唐代以金棺银椁的最高规格瘗埋佛祖舍利。

 两座银塔形态、题材、质地均相同,通高30厘米有余,自下而上可分为四个部分:塔基、塔身、塔身四角耸立的四根蕉叶状山花,以及立于塔身正中的五重相轮塔刹,塔身方形,四面镂刻有佛祖生前善行的故事画面。两塔不同之处在于,地宫出土的阿育王塔,塔内盛有金制容器,即所谓的金棺银椁,存放着当年钱俶供奉的佛螺髻发天宫出土的阿育王塔,塔内悬挂4厘米高的葫芦状金瓶,内含舍利,经考证,此金瓶是雷锋塔遗址中唯一用纯金打造的器物。

 雷峰塔遗址及地宫地发掘填补了五代十国时期佛塔地宫考古的空白,出土的文物等级高、制作精,代表了吴越国金银器、玉器、铜器制作的最高工艺水平,其中雷峰塔地宫出土的银鎏金阿育王塔作为国家一级文物更是显得弥足珍贵